受季節的影響有些包裝機械企業快撐不住了
隨著冬季的臨近,包裝機械火爆的場景淡出了市場,取而代之的是生產量的放緩的不足和銷售速度的減慢。這種現象在包裝機械市場’觀望潮’的心理暗示下,盡管市場上包裝機械設備沒有出現明顯的降價,但需求量卻出現了部分萎靡。
此外,另一個讓包裝機械行業備受打擊的事實是:持續了整上半年的包裝機械價格繼續走高的信號,也開始出現降溫的趨勢。一方面是“大品牌”及國際先進的包裝機械品牌對國產中小品牌打擊,造成的銷售壓力,另一方面是更多的小企業,特別是非正規的包裝機械作坊以及屢禁不止的’山寨包裝機械’以低價在一些比較小的包裝機械市場上的傾銷,造成了部分包裝機械廠家不得已采用了’低價入市’的策略。重重壓力下,業內人士明顯的感受到:“包裝機械價格hold不住了!”
然而最令包裝機械廠家hold不住的原因是迫于資金壓力。政府調控力度不斷加強,銀根的不斷緊縮,使中小包裝機械企業信貸的難度加大。雪上加霜的是,資本市場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更出現了蕭條的局面--股市縮水近50%,即使在資本市場,對于投資回報率算不上’暴利’的包裝機械行業來說,融資難度也愈來愈大。而與此形成對照的是,去年之前,許多包裝機械企業盲目樂觀,都大肆圈地,不少企業甚至是負債建廠擴產,從單一的機械設備,開始向貼標機、灌裝機、封口機、打包機等包裝機械產品擴大生產范圍。一面是負債擴產,一面是融資阻礙,而三季度預期的包裝機械銷售高峰期并未達到理想的銷量,四季度又屬于包裝機械行業淡季,資金回收困難重重。內憂外患下,有包裝機械企業不得已向經銷商進一步施壓,要求經銷商更多的進貨,以及快速的回款,并打出了“低價”的策略,以期能快速銷售產品,盡快回籠資金,緩解沉重的資金壓力。